设为首页 | 民大首页
微博    微信  
投稿热线:news.gxmzu.edu.cn
 
民大要闻更多 >>
广西高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广西民族大学开班
2025年全区教育系统办公室主任培训班在...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广西赛...
唐平秋与全体校领导及校属单位主要负责...
高兴宇教授合作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
山东师范大学到广西民族大学调研交流
韦仕珍调研指导2025年普通高考招生录取...
广西民族大学召开推进数据治理和“一网...
中国共产党广西民族大学第四届委员会第...
广西民族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媒体关注更多 >>
【广西云-广西日报】“我敢闯,我会创”...
【广西云-广西日报】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
【中国之声】中越文化交流年里 一场双向...
【广西日报】让法律服务成为中越经贸合...
CGTN|Linked by Education
【中国新闻网】《东盟黄皮书:东盟发展...
【光明日报】广西民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中国新闻网】第一届广西高校思想政治...
【人民日报】焕新的传统服饰之美
【中国教育报】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法...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七集 永立潮头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六集 合作共赢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五集 《强军路...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四集 凝心铸魂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三集 攻坚克难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二集 《人民至...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一集 《举旗定...
民大要闻 
当前位置: 民大新闻网 >> 民大要闻 >> 正文
 
【喜讯】广西民族大学冶金考古团队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来源: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    作者:毕军涛    摄影:    时间:2024年08月01日 17:07    浏览次数:

近日,国际重要学术期刊《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以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邹桂森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论文The early cast ir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central China: scientific analysis on the iron artefacts from Ouerping site, Shanxi Province, ca.400BC-200BC(《早期中原地区铸铁加工技术:山西偶尔坪遗址出土铁器科技分析》),该研究为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中市博物馆以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展冶金考古研究的重要成果。

山西榆社偶尔坪遗址是近年来晋中发掘的一处重要的战国时期遗址。该研究对偶尔坪遗址出土铁器的科技考古分析,结果显示铁器材质分为两类:铸造生铁和生铁脱碳制品。其中,铸造生铁制品为过共晶白口铁,生铁退火脱碳制品包括脱碳铸铁、铸铁脱碳钢(熟铁)及韧性铸铁。结合各铁器出土年代表明,该遗址从战国中期开始使用铁器,且已大规模使用生铁退火脱碳技术,已可制作铸铁脱碳钢。结合遗址铁器窖藏及建筑基址营造情况,表明其铁器生产量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对该遗址铁器的研究,不仅揭示了该地区铁器生产的技术内涵,同时对研究该地区乃至中国古代制钢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校科技考古重点研究基地持续围绕南方古代铜器、古代铜鼓检测分析研究、中国南方古代冶炼遗址研究、广西古陶瓷研究及古生物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出土遗物科学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及“一带一路”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初审:汪常明 编辑:邓思馨 复审:荣子卿 终审:王文娟)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520-024-02024-2

上一条:广西民族大学发出2024年首封本科录取通知书 下一条:【喜讯】我校凡一平教授作品获第十三届“骏马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