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讯社报道】11月2日上午,第二十二届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文化研习基地举行。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国彬、文学影视创作中心主任东西,广西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程小华,《收获》杂志主编钟红明、《小说选刊》杂志主编付秀莹、《江南》杂志主编、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哲贵、《人民文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梁豪等出席仪式,广西区内知名作家、学者,以及大赛评委、获奖作者、全区各高校文学社团代表、广西民族大学师生代表等三百多人参加仪式。


活动现场
邓国彬表示,学校在长期办学中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相思湖作家群”已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文学名片。优秀驻校作家的汇聚,为学校构建特色文学教育模式、培育文学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相思湖”文学大赛作为特色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发掘培育文学新人的关键平台。学校将持续完善大赛组织与引导机制,加强对新生文学力量的引领,助力青年创作者登高原、攀高峰,为繁荣“相思湖作家群”、壮大“文学桂军”贡献力量。
东西回顾大赛22年发展历程,分享了学校在文学人才培养上的坚守与成果。他表示,学校自2005年开始实行驻校作家制度,成立文学影视创作中心,引进东西、凡一平、黄佩华等作家驻校,为文学人才培育拓展渠道。文学大赛历经22届深耕,已从校园赛事成长为辐射全区的重要文学平台,通过推荐佳作至全国刊物、深化高校合作等务实举措,扎实推动青年文学人才培育。东西勉励学子珍惜与名家交流的机会,把文学接力棒传递给年轻一代,让相思湖的文学薪火永续相传。
程小华表示,广西民族大学依托享誉文坛的“相思湖作家群”,涌现出众多荣获国家级奖项的作家,成为“文学桂军”的中坚力量。“相思湖”文学大赛通过邀请名家授课、拓展文学视野等举措,持续推动校园文学繁荣发展。他强调,广西作家协会通过出台奖励办法、实施“1+2”人才培养工程、举办高研班等系统性举措,为青年作家成长提供有力支撑。希望青年一代永葆文学赤诚,勇担文化使命,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文学新篇。
《收获》杂志主编钟红明,《小说选刊》杂志主编付秀莹,《江南》杂志主编、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哲贵,《人民文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梁豪依次上台发言。




获奖名单
一等奖获奖者韦霁航、蒙基分别分享获奖感言。韦霁航表示,获奖作品灵感源于17岁时所见工地焊工火花,历经散文、诗歌尝试后终寻得专属“普通语言”,将以奖项为励,坚守纯粹写作初心。蒙基表示,自己创作之路始于老师的鼓励,从朋友圈的随笔到正式投稿,每一次肯定都坚定了其文学信念,将继续扎根生活与故乡,用诗歌传递真挚情感。
据悉,本届大赛秉持开放性原则,主题、题材不限,自2025年3月27日启动征稿,7月8日截止收稿,共有全区35所高校参与比赛,收到参赛稿件共3500余篇(首)。经东西、凡一平、张柱林、陈爱中、小昌等评委老师严谨认真的评审,最终产生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5篇和优秀奖20篇,共计43篇获奖作品。
本次活动由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作家协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文学影视创作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现代文学馆、共青团广西民族大学委员会共同承办。(初审:田代琳 编辑:李杨洁 复审:韦利坤 终审:孙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