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讯社报道】5月24日,多极全球化与AI时代的京桂智联共同体大会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卞成林,校长韦仕珍,自治区教育厅科研管理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黄青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润建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群伟,老挝沙湾拿吉大学副校长西提赛教授出席开幕式,共同祝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区域国别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广西民族大学老挝研究院的成立。韦仕珍主持开幕式。

会议现场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卞成林讲话

广西民族大学校长韦仕珍主持会议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致辞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致辞

广西民族大学老挝研究院揭牌

会议现场
卞成林在致辞中指出,广西民族大学面向东盟的学科建设从1964年设立越南语、泰语、老挝语三个专科专业开始,先后经历了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筑基培优”、面向东盟建设好专业学科群、区域国别研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以学科为纲推进区域国别学建设四个历史时期,并在专业与学科群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助力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对话与高质量合作,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广西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在开放中推进文明互学互鉴,在“和而不同”的文化中培养了一大批“知华友华”的国际友好使者。
此次大会以“多极全球化与AI时代”为背景,重点分析了“周边格局与世界变局深度联动”背景下中国面向东盟的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共同探讨了国际格局多中心化和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发展与中国-东盟大市场的建设。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院长刘鸿武、国家发改委《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编委高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教授先后作会议主旨演讲。下午,在“中国-欧盟-东盟跨区域合作关系”研讨会等圆桌座谈单元,来自北京大学、国防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智库的专家学者与到会的企业家们进行了深度而富有成效的对话。“中国-东盟区域国别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AI赋能中国-东盟(老挝)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同期分别在广西民族大学和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成功举办。
此次会议由广西民族大学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主办,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东盟学院、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提供学术指导。(初审:吴大为 编辑:韦丽娜 复审:潘之铭 终审:孙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