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区域国别学·北京论坛2025”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该论坛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区域国别学院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区域国别学研究分会学术支持。广西民族大学校长韦仕珍教授应邀参加论坛并发表题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广西民族大学探索”的主旨演讲。

“区域国别学·北京论坛2025”现场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韦仕珍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韦仕珍指出,广西民族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六十多年来持续深耕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国别学建设模式。学校以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为基础,构建跨学科研究矩阵,持续聚焦东盟相关议题;积极打造《东盟黄皮书·东盟发展报告》《东盟参考》等区域国别学学术品牌产品,并主动“走进东南亚”开展田野调查,不断增强“留学民大”品牌影响力;坚持“东南亚语种+”与“专业+非通用语种”,强化国际化办学,积累了深厚的人脉与学术资源。同时,注重学术期刊建设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和命运共同体建设。
会议期间,广西民族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了“东盟国家政治文化与公共治理研究分论坛”,分论坛上下半场分别由学校叶兴艺教授和陈丙先教授主持,并邀请李晟、魏建平等专家进行学术点评。
本届论坛延续其推动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对话与合作的宗旨,致力于为全球区域国别学者、专家、政策制定者及企业界人士打造一个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以服务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与对外合作,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匈牙利、哥伦比亚、巴西等国的300余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代表、国际组织官员以及商业与媒体界人士参与。与会者学科背景涵盖政治学、经济学、文学、传播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和现实价值。(初审:陈丙先 复审:李建瑾 终审:孙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