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民大首页
微博    微信  
投稿热线:news.gxmzu.edu.cn
 
民大要闻更多 >>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广西卷...
【图说民大】初生万物醉染人间,拾翠寻...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领导到广西民族大学调研
广西民族大学创建清廉示范学校工作推进...
校领导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调研
广西民族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学习会
2023年度广西民族大学院级党组织书记抓...
校领导第三周工作简讯(3月18日—3月24...
【本科教育教学】广西民族大学召开本科...
自治区教育厅到广西民族大学调研
媒体关注更多 >>
【新华网】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第1...
【人民网】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第1...
【广西日报】我区举办双选会助力高校毕...
【中国新闻网】广西2024届重点群体高校...
【广西日报】印尼孔院首次举办潮州话故事赛
【广西新闻网】郝国强:推进铸牢中华民...
【广西卫视】菲阅·茅奖归来·问东西
【广西云】广西民族大学举办2024年留学...
【中国新闻网】(新春走基层)广西南宁...
【中国新闻网】(新春见闻)东盟留学生...
六集电视专题片《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
习近平: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以实际...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
第一观察|从四组关键词读懂总书记广西行
“加油、努力,再长征!”——习近平总...
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深化改...
吾师风采 
当前位置: 民大新闻网 >> 吾师风采 >> 正文
 
【吾师风采】三尺讲台育桃李,初心不改铸师魂——访我校退休教师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作者:庞思瑜 杨亚南    时间:2018年12月09日 17:09    浏览次数:

无论身处国内或海外,他始终在民族语文研究的路上步履不停,致力于培养具备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的专业人才,他是文学院退休教师蒙元耀。

教书三十余载,她始终坚定“教书育人,人生更有意义”的理念,她是理学院退休教师简宇虹。

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为目标,为焕发民族传统体育生机奋斗不息,他是体育健康与科学学院退休教师刘靖南。

蒙元耀、简宇虹和刘靖南作为我校三位优秀老教授,自与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结缘以来,二三十余载的风雨磨砺,他们由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岁月流转,不变的是他们教书育人的初心。

蒙元耀:不忘初心,发展民族语文事业

1978年,蒙元耀成为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的一名学子。进入大学后,他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萌生了对语言学的兴趣,整天沉浸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语言学课程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当时学校还未开设壮文专业,兴趣驱使,蒙元耀修习了壮文。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翻阅到一本1958年出版的《壮汉词汇》,书中丰富的壮文词类、例句和译文让蒙元耀眼前一亮,他内心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热爱被唤醒了。

参加工作后,蒙元耀参与《壮汉词汇》《壮语词典》等工具书的编纂工作。因工作便利,他拥有了更多研习少数民族语言的机会,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但蒙元耀并不满足于此,为了更深入、系统地学习语言类知识,1998年7月,他远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亚洲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远在海外,蒙元耀依然没有停下对民族语文研究的脚步。七年半的时间里,他完成了博士论文《壮族常见植物的命名与分类》,以及《壮语熟语》的书稿。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收集整理了一批方块状字抄本,完成了专门研究壮族行孝歌的《生生不息的传承——孝与壮族行孝歌之研究》一书。

蒙元耀对广西民族学院有十分深厚的感情,他的夫人、堂叔等家族中的五人都毕业于民大。即使身处海外,蒙元耀仍挂念着母校的栽培。

为了更好回馈母校,博士毕业的蒙元耀未续签工作签证,而是选择回到相思湖畔,任教于我校文学院。回想当初办出国手续,人们不理解。现在,不少人疑惑:“一家人都在国外了,为什么还回来?”对此,蒙元耀回应:“出去,是为了学习国外的研究方法;回来,是为母校培育人才贡献力量。无论出去还是回来,我都有不同情由,自始至终未变的是一条拼搏心路。”

回校后,蒙元耀学以致用,思考如何将国际上培养民族文化人才的方法融汇到本土人才培养之中,但缺乏相关资料、没有经验借鉴、缺少可行计划等问题深深困扰着他。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收集少数民族语料、建立民族语言有声语料数据库等诸如此类的工作,我一直在做。”几年时间里,蒙元耀出版了6部著作和2部合著教材。同事揶揄道:“你是用工作‘自虐’吗?”蒙元耀不以为意,他心里只想着用最短的时间将自身经验转化成书面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知识。

此外,为促进母校更好发展,蒙元耀致力于博士点建设工作。在校期间,他和我校文学院卢勇斌副教授合作争取到我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壮语言文学)成为教育部、财政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被建设成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2007年,我校进入博士点建设阶段;2013年,我校文学院获得博士点授予单位资格。在这个过程中,蒙元耀所在团队充分发挥“小马拉大车”的精神,引领着文学院的学科发展。

简宇虹:两次辞职,在书本与讲台中追寻自我

1972年至1974年,简宇虹就读于南宁师范学院物理班。作为班上为数不多的女生,入学前,班主任曾问过她:“你真的想好学习物理了吗?”简宇虹坚定回答:“物理很难学,许多人半途而废,但我不会。”

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年仅21岁的简宇虹就成为南宁市十四中的副校长。但心中对物理的热爱让她不满于此。恰逢恢复高考,她毅然辞去副校长一职。在努力学习下,她叩开了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为离教书育人的梦想更近一步。简宇虹辞掉人事厅的职务,义无反顾投身到广西民族学院的教学工作中,再次站上三尺讲台。这一站,便是二十多年。

起初上物理课时,学生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不提前预习、吃不透实验原理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简宇虹细致观察学生日常。一天她灵光一闪,想起学生玩电脑游戏时的痴迷。她想:“要是能让学生们在电脑上动手模拟实验,那效果会多好呀!”简宇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用动画展示实验原理内容,使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可以通过观看文字搭配动画演示的形式,增强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获得了其它老师的赞誉。同时,简宇虹精益求精,注重学生反馈,不断完善教学课件,一个可以实现正误判断的有声系统就这样在她和学生的探索中慢慢完善。2008年,简宇虹制作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CIA软件获得“SMART Board”杯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理科组特等奖的成绩。

在学术上,简宇虹是认真负责的教师;生活中,她是关爱学生的妈妈。简宇虹班里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在月工资仅有300多元的年代,她每月都预留出100元用于资助学生。在担任班主任的20多年里,她不仅在学习上给予学生最大支持,而且经常利用节假日到学生家中走访,与家长探讨孩子的成长,当走访到困难学生家庭时,她便会给予学生物质帮助。

为了推动学生成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能力,简宇虹多次带领学生到部队、工厂、社区、农村进行锻炼,她几乎每年寒暑假都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为了让学生对长征的伟大精神感同身受,她至今已3次亲自带领学生徒步重走“长征路”。每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简宇虹都自掏腰包提供赞助,少则两三百,多则三五千。有人问她:“为学生付出这么多,你觉得值得吗?”她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是对学生成长有利的事,我都会尽力给予帮助。”

简宇虹日常生活节俭,但对待学生毫不吝啬。多年来,她资助困难学生、扶持学生实践活动的累计金额,连自己也记不清了。面对自己获得的“感动校园十大之星”等荣誉,她认为,相比我校优秀校友莫振高,自己还做得远远不够。

“我们这一代人对教书育人的执着是一样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继续这样的人生,为了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我从不后悔!”退休不退岗,63岁的简宇虹,今天依然前行在教书育人事业的路上。

刘靖南:奋斗不息,让民族传统体育焕发生机

三十二年前,刘靖南怀揣着憧憬与抱负,走进广西民族学院。从此,他扎根广西民院,以体育教学为乐,引领学生走进体育殿堂。

1979年,刘靖南来到广西民院担任体育老师。当看到学校简陋的体育器材、设施,无法确保学生的运动安全时,他陷入思考:“有没有一种特别的体育运动,能让同学们不再局限于器材和场地呢?”

随即,刘靖南想起自己以前在德保县插队时,每逢节日,当地村民总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民间活动,如爬竹竿、踢毽子等。他心生一计,组织同学们在放假期间利用鸡毛和竹片,自己动手做手毽。打手毽是一种民间体育活动,手毽外观像一个大号的羽毛球,不同于用球拍打的羽毛球,用手拍打手毽的运动充满新意,同学们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看到学生们运动时的兴味,兴办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想法在刘靖南心里扎了根。

1991年,广西召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我校负责男子珍珠球项目的组队、训练,刘靖南被指定为项目负责人。在当时,珍珠球项目此前在广西几乎没有开展过相关活动,组建珍珠球队的经验少之又少。刘靖南考虑到珍珠球是满族运动,为学习经验,他奔赴辽宁观摩学习。

恰逢辽宁举办珍珠球邀请赛,比赛期间,他都“驻扎”在赛场上,仔细观察和研究运动员的每个训练动作。跑、跳、投,他反复观看动作要领,在脑海中模拟了无数次训练场景,直到将它们熟记于心。

回到学校后,刘靖南投入到组队、训练的紧张工作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遍遍地实验和研究,逐渐摸索出珍珠球的战术打法。然而,训练过程中队员却出现了问题。当时,男子珍珠球队仅仅作为女子珍珠球队的陪练队伍,经费少但训练强度大,队员们经常饿着肚子训练。

刘靖南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当听闻上级领导来学校视察,并希望珍珠球队进行一场表演赛的消息时,刘靖南眼前一亮。赛前,他为队员们加油鼓劲并准备浓茶提神,队员们精神倍增,在比赛中表现优秀。比赛结束后,领导赞誉:“这个运动项目十分有趣,运动员都打得很精彩!”

刘靖南借此机会向领导说明相关情况,引起重视。就这样,队员们伙食费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看到刘靖南的用心,队员也倍受鼓舞,训练得更加卖力。1991年,男子珍珠球队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首战告捷,战胜了当时的强队辽宁队,赢得冠军。

这次比赛不仅让我校男子珍珠球队名声大振,也让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事业提上了广西民族学院的议事日程。1993年,在刘靖南等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终于有了自己的民族体育教研室,正式将民族传统体育列入公共体育与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现今,民族传统体育已成为我校体育专业的一大特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进入广西民族学院以来,学校前后四次派刘靖南外出学习,让他从中专学历走到硕士学位,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个学院的院长。刘靖南对民大始终怀着无限感恩,他感慨我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大和体育都是我所爱,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愿为它奋斗不息。”(编辑:黄扬 校对:张玉媛)

上一条:【吾师风采】东西: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下一条:【吾师风采】一心向党砥砺前行,无私奉献促民大发展——访我校退休教师刘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