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讯社报道】10月25日上午,中国民族学学会2025年民族学高层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学学科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文化研习基地召开。校党委书记唐平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董文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韦尚雄出席现场。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强世功线上参会。副校长吕俊彪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唐平秋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学校在民族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强调,民族学作为学校的优势学科,肩负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必须系统考察各民族现代化的发展变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加强与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学理支撑与实践路径,共同探索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强世功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学学科转型的关键在于用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他提出:一要立足中国实际,揭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二要通过文明比较,展示中华文明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特质,提出中国方案;三要深化中华民族历史观研究,从历史中把握民族发展逻辑;四要推进学术共同体建设,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董文柱表示,民族学学科转型要扎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实现三重转向:从单一民族文化研究转向中华民族共同体规律探索;从静态文化呈现转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阐释;从纯理论研究转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他呼吁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野,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韦尚雄从三个方面介绍广西在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部署方面的实践成效。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专门机构,建设多个国家级研究基地;二是深化研究,推动成果转化,高质量完成民族学相关丛书编写;三是搭建平台,互鉴交流,不断深化学术研究层次。他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协作,共同为民族学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会议共安排七场主旨报告,与会人员围绕构建新时代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下的学科重构、共同体建设实践等议题展开探讨。
研讨会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与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协办。(初审:龚世扬 复审:李建瑾 韦利坤 终审:孙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