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成荫,荷风送香。在广西民族大学有这样一位学者——她是金融系主任、数字经济与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是拥有 25 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是广西民族大学“模范教师”,更是无数学子眼中“永远亮着的灯塔”。她就是经济学院李春华教授。
201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李春华入职广西民族大学,此后近十年间,她以深厚的学术底蕴筑牢专业根基,以温润的师者情怀守护学子成长,以坚定的理想信仰践行党员使命,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的赛道上步履不停,成为广西民族大学育人路上的标杆人物。

深耕教学:做点燃求知热情的“引路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李春华从教十载始终践行的职业信念。作为经济学院的核心骨干教师,她常年主讲《保险学》《计量经济学》《金融科技》《商务统计与分析》等课程,年均授课学时超 300 学时,远超学校额定工作量的 50%。她的课堂从不缺“亮点”:内容紧跟金融领域前沿,从区块链在保险中的应用到数字经济下的计量模型,让学生触摸行业动态;设计层层递进,从理论讲解到案例分析再到实操演练,兼顾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更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点——讲“保险监管”时结合“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谈“区域金融”时关联“乡村振兴中的金融担当”,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树立“金融报国”的远大志向。
这份对教学的用心,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李春华主持建设区级一流虚拟仿真课程1项,牵头承担区级及以上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近20篇,持续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金课建设。2023年,她获评“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参与的“思政深润・理实深融・研赛深促——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一流・二驱・三通・四融’路径的财会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两项成果,均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4 年,她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教学优秀青年教师”。
课堂之外,李春华更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六年前,她牵头组建金融学专业考研出国QQ群,至今仍持续运营,累计覆盖学生超千人次——群里不仅有她亲手撰写的鼓励话语,还有她邀请的“上岸”学长学姐分享经验,更有针对备考难点的实时答疑,成为学生深造路上的“信息枢纽”与“情感港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她会给每门课程成绩前三名的学生送上亲笔绘制的国画;为了帮学生攻克知识盲区,她的办公室永远向学生敞开,课后答疑常常从傍晚延续到深夜。
在学科竞赛领域,她同样是学生的“坚强后盾”。从选题指导到方案打磨,再到赛前模拟,她全程参与,带领学生斩获“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区级三等奖4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 6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奖项3项,累计指导学生获得区级及以上赛事荣誉近20项,让学生在实战中锤炼专业能力。

笃行科研:做扎根八桂大地的“筑梦人”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做在地方需求里”,这是李春华的科研初心。
她始终聚焦广西人口经济学与区域金融发展两大方向,深耕本土问题——从广西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到人口老龄化对区域金融市场的冲击,再到乡村振兴中的金融支持路径,她的研究始终与广西发展同频共振。
多年来,她主持区级科研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人口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获第六届全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3年在北京大学访学期间,她的研究还获评“优秀成果奖”;同年她主持的广西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广西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获优秀奖,为广西破解农村金融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李春华坚持“科研育人”,带领学生走进学术殿堂。她指导学生参与学院“崇信杯”论文大赛,手把手教他们梳理文献、设计研究框架;带领学生深入东兰县百豪村、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等地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让学生在田间地头收集一手数据,撰写调研报告。近两年,她两次带队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围绕“民族地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开展专题调研,培养学生 “扎根广西、服务广西”的意识。
“李老师常说,科研不是纸上谈兵,要能解决真问题。”李春华的学生这样回忆,而这也正是李春华科研路上的真实写照。
担当使命:做推动专业发展的“开拓者”
2016年,李春华接过金融系主任的重担,成为推动广西民族大学金融学专业发展的“领航者”。她深知,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根基,上任之初便提出“多元培养、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带领全系教师开启“攻坚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她牵头拓展“2+2”联合培养(2022年启动招生)、“3+2”本硕贯通培养(2025年启动招生)等模式,打破传统培养壁垒。2023年,她带领团队成功申报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并启动招生,填补了学校金融专硕培养的空白。在2023年广西高校专业评估中,金融学专业获评四星级,成为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之一。
在团队建设上,她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共促。近三年引进优秀博士人才4名,推动金融系教师队伍实现100%博士学位全覆盖。系内党员教师占比高达90%,其中4人获评“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形成“党员带头、全员奋进”的良好氛围。2023年,金融系获评“校级优秀基层单位”,目前已建成3门区级一流课程、1门区级思政示范课程,为专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师资根基。
在实践平台搭建上,她积极“拓岗访企”,近三年走访企业10 余次,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广西分公司、北部湾银行、桂林银行、广发期货等近10家机构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从课堂到职场”的衔接通道;她还带领学生深入金融机构实习实践,让学生在真实业务场景中提升职业能力。在她的推动下,金融学专业本科生考研深造率从 2015年的1%提升至2025年的11%,10年间提升10个百分点,远超学校平均水平。
此外,她主导打造的“赛教产研・经世致用:经济类研究生‘四维融合’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因创新性与实用性突出,被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广西大学经济学院等高校借鉴学习,成为跨校共享的育人经验。
育心育德:做照亮成长之路的 “点灯人”
“她是严师,也是慈师”,这是学生对李春华的一致评价。
作为研究生导师,她每周雷打不动组织学术例会——会上是严谨的学术探讨,从论文逻辑到数据处理,她逐一细致点评;会后是温暖的谈心谈话,学生的学业压力、心理困惑、职业迷茫,她都耐心倾听、悉心疏导。

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大家长”,她每学期定期组织本科生召开课程反馈会、就业摸底会与职业指导会,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毕业实习季,她会亲自赴南宁、桂林等地的实习单位走访,与企业沟通学生表现,与学生聊聊岗位适应情况,帮他们调整职业规划。
“入学时,李老师让我们‘预填简历’,把四年后的目标写下来,现在回头看,每一步成长都有她的指引。”一位 2025 届毕业生回忆道。
在社会服务领域,她同样以行动诠释责任:2024年,她为广西教育厅提供人口预测服务,精准测算各学段人口规模,为自治区教学经费预算、学籍规划、师资配备提供重要参考;近三年,她主持横向课题4项,到账经费10余万元,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用专业能力服务地方发展。
人们常说,最好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广西民族大学,李春华教授便是那缕拂过学子心田的清风,那阵滋养成长的细雨——她以学者的严谨深耕学术,以师者的温柔守护成长,更以党员的担当服务地方。(初审:韦志江 复审:韦利坤 李建瑾 终审:孙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