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带过1630名学生,指导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斩获国家级奖励5项、自治区级奖励10余项;她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以润物无声的陪伴守护每一位学生成长,践行“以身示范就是最好的教育”的育人理念。
她是深耕思政教育一线的开拓者,用专业与热爱诠释师者使命。她曾荣获2024年广西“最美高校辅导员”、第十一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她就是——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常聪老师。

初心如磐,深耕教坛显担当
2018年9月,常聪踏上专职辅导员岗位,这一坚守便是7年。
从16个班级的班主任到2个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她始终坚守自己的育人初心。“师者,范也!”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成了她工作的准则。
7年来,她以情化人,用真诚、耐心和陪伴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把责任和担当融入到为学生服务的每一件小事中;她一直坚信身教重于言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学生,她秉持“以赛促学、以赛提能”的理念,积极参加学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她以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为契机,对标找差,不断强化自身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最终凭借过硬的职业素养与出色的综合能力在第十一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上荣获一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其专业素质能力的肯定,更是她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的生动展现。
匠心育人,创新模式结硕果
在常聪看来,思政教育必须贴近学生需求。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她深知党建要与专业同频共振,打造“以赛促学树标杆、以学促思强党性”党建工作品牌,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所带党支部获批第二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西高校“五星级党支部”“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在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建设上,注重班级干部队伍选拔,制定学生干部管理规定,实现学生服务管理高效化、精细化的目标;在育人模式上,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她着眼于“理想信念的党团建设、三全育人的学风建设、网络思政的特色建设、创新创业发展的能力建设”四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组织并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赛事,她将赛场转化为最生动的第二课堂,不仅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还拓展了学生创新思维。
精准滴灌,学业帮扶见成效
为了让更多学生在学业上“不掉队”,助推学生的专业素养“往高处长”,她积极组建团队,主持成立“学思行学业发展工作室”。
工作室以“解决学生在学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目标,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重点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实施“思想教育引领、管理质量提升、品牌活动创建、先进榜样领航”四项工程,她以“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探索一套学业发展辅导模式、开设一个学业提升工作坊、做好一个‘学长学姐帮帮团’论坛、搭建一个考研助学加油站”为工作抓手,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引导帮助广大学子勤学、敏思、笃行,助力学校学风建设和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工作室已帮扶500余名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多名新疆籍、西藏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助力100余名学子考研上岸。她帮助学生实现了从“被动受助”到“主动求学”的转变,真正让“学业花开”的硕果结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之树上。
从初登讲台到成为学生心中的“成长引路人”,常聪用初心坚守岗位,用创新破解难题,用爱心温暖心灵。她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书写着“助学生成长、导学生前行、圆学生梦想”的动人篇章,成为照亮万千学子青春之路的“追光者”。(初审:刘志雄 编辑:梁晶晶 复审:李建瑾 终审:孙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