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民大首页
微博    微信  
 
民大要闻更多 >>
广西军区战备建设局一行到校检查指导学...
【喜讯】广西民族大学获批第一批全区高...
广西民族大学获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
广西军区战备建设局一行到广西民族大学交流
广西民族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学习会
广西民族大学开展教师节走访慰问活动
广西民族大学召开庆祝2025年教师节暨表...
广西民族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
广西民族大学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校领导工作简讯(9月1日—9月7日)
媒体关注更多 >>
广西云 | 广西民族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大...
广西日报|以实际行动诠释伟大抗战精神...
广西云|思政课如何讲活伟大抗战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
广西云-广西日报|突破!广西民大抗癌天...
【学习强国】从“烽火汇路”到“青春巡...
【广西新闻网】广西民大“烽火记忆青年...
【广西云-广西日报】“我敢闯,我会创”...
【广西云-广西日报】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
【中国之声】中越文化交流年里 一场双向...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七集 永立潮头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六集 合作共赢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五集 《强军路...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四集 凝心铸魂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三集 攻坚克难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二集 《人民至...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一集 《举旗定...
吾师风采 
当前位置: 民大新闻网 >> 吾师风采 >> 正文
 
关一富:严慈相济育英才,笃行科研探新知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    摄影:    时间:2025年09月10日 18:11    浏览次数:

在化学化工领域,有这样一位耕耘者,他以学科领导力为炬,以教学科研实力为帆,在知识的原野上执着开拓,他便是化学化工学院关一富教授。

他身兼化学系主任与化学专业负责人双重重任,始终扎根教学一线,用匠心守护育人初心。面对本科生,他以生动的讲解拆解有机化学的复杂脉络;指导研究生,他凭借深邃的学术视野启迪学生洞察等合成化学的关键突破,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热忱的育人之心,在教学与科研并行的道路上,步履铿锵,笃行不怠。

立德为先,践行担当

“教育即立德”,这是关一富始终坚守的教育理念。

他深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价值引领者。六年教学生涯里,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投身教育事业,将育人初心融入每一个细节。

课堂上,关一富摒弃传统死记硬背的知识记忆,特意在实验室准备了分子模型套件,利用课堂及课余时间手把手指导学生搭建化学模型,结合实物讲解化学规律,生动的授课方式让化学知识不再枯燥。生活中,他时刻关注学生成长,耐心倾听诉求,主动帮学生解决学习困惑与生活难题。

2023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吴荣平面对研究新方向内心感到迷茫时,关一富主动谈心,以轻松的方式疏导焦虑,鼓励他“跨界学习常能发现新机遇”,积极帮其联络资源、搭建研究框架。

在得知有学生因家庭突发变故陷入经济困境、一度萌生退学念头时,关一富也第一时间与学生谈心,耐心开导,使其重树信心,同时积极为学生申请助学金、联系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新冠疫情来袭时,他义无反顾地深入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遇到需要连续监控数据的关键实验,他不仅指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案,更是与学生们一同值守实验室记录实验数据,及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反应速率异常问题。

2024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莫森在推进某有机合成实验时总在关键反应步骤屡屡受挫,无论如何调整始终难以得到理想结果,一度陷入瓶颈、十分焦虑,“关老师察觉到我的困境后,主动抽出时间和我一起分析实验问题,从反应机理层面帮我梳理可能的干扰因素,还结合他的研究经验给出针对性建议,一步步排查问题、调整方案。在他的耐心指导下,终于顺利获得了预期结果。”莫森动情地说,“有这样的导师,是我求学路上最幸运的事。”

创新提质,强化学科

在教学工作中,关一富从不墨守成规,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同系的老师十分敬佩:“关老师很热爱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改革工作中很有见地,完全是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方面的探索。”他巧妙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的单向灌输,通过设问引导、小组探究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目前,他正在主持1项厅级教学改革项目,持续为教学创新注入新活力。

作为化学系主任与化学专业负责人,他扛起学科建设的重任。在筹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关键阶段,为全面完善化学专业课程体系、确保评估工作高质量推进,关一富教授主动作为,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带领系里教师全力攻坚,带着老师们逐门梳理优化课程大纲,精准补充课程思政元素,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无论是师范认证还是本科评估,遇事关老师首当其冲,迎难而上,并且思路清晰地制定各项工作安排,协调相关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同心协力,完美解决问题。”化学系姜利荣老师对关一富教授爱岗敬业、务实担当的态度赞不绝口。

针对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衔接不紧密的痛点问题,他牵头组织教师重构实验教学体系——不仅将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课程与理论课进度精准同步,更着力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他的积极推进与主导下,化学专业顺利完成教育厅综合评估、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及师范类专业认证等关键考核,为学科的规范化发展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筑牢根基,为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科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用导向,转化赋能

从硕士阶段开始,关一富就专注于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结构优化研究,在科研领域步履不停。

他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课题,以扎实的研究功底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

在他看来,科研的核心在于“有用”——并非要求所有研究都能立刻转化为应用,而是每一项研究都要瞄准具体的科学或技术问题。

为此,他既密切关注学术文献前沿,追踪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动态,也时刻留意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布局,精准洞察未来可能兴起的研究热点。

同时,他积极搭建科研合作桥梁,主动走出校园与业界深度交流:通过与企业对话,及时掌握实践一线的真实需求,不仅为研究找准方向,还争取到产业界的经费支持,实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需求的同频共振。

凭借这种“面向问题、服务需求”的科研理念,他带领团队与医药企业紧密合作,成功发现更安全、更可靠的抗癌候选物,并推动相关技术实现成果转化,累计转化经费高达4600万元,真正让科研成果“落地生花”。

全维指导,培育英才

入校六年多来,关一富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在教学中融入科研训练与价值引导,全力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

他秉持“严格要求、悉心指导”的原则,将对学术的严谨与对学生的关怀融入培养全过程。面对研究生,关一富从最基础的实验记录规范教起,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实验每一步、每个阶段的试剂用量和实验现象,每周定期检查实验记录并进行批注,并引导学生通过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析杂质来源,鼓励学生尝试调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条件,独立完成化学产物的全合成。

从科研思维的搭建,到实验技能的打磨,再到学术论文的撰写,关一富耐心引导学生打破认知局限,夯实实践根基,给予了全方位、系统化指导,为研究生的学术成长铺就坚实道路。“关教授是我学术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记得有一次我的实验反复失败,思路完全卡住,特别焦虑。他没有直接给我答案,而是用一连串的提问引导我跳出固有思维,最终让我自己找到了那个被忽略的变量——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至今难忘。”提起关老师的倾心指导,2024级材料与化工专业研究生郑登松满是感动,“除了学术,关老师更关心我们的状态。状态低迷,总会开导我们,不仅教会我做研究,更教会我如何从容地面对挑战。”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所带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且连续两届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在盲审中均获评优秀。

而对于本科生的教学,关一富更倾向于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切入点,通过趣味实验、科研项目分享等发掘学生的科研潜力,为学生找准学术方向和前行目标。近五年共承担了4门本科生课程,教授学生人数超500人。在他的引导与帮助下,多名本科生明确了学术方向,顺利考取理想院校的研究生,为化学领域输送了新鲜血液。

从教书育人到科研攻关,关一富始终以执着诠释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他耐得住科研路上的寂寞,守得住教育事业的平凡,始终坚守“做管用的科研”的信念,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这份对育人事业的坚守与倾心付出,不仅让他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更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初审:黄钦 复审:韦利坤 李建瑾 终审:孙寿媚)

上一条:梁罡: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三份答卷 下一条:李春华:春风化雨,灯塔长明

关闭